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三河”复流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人水和谐场景初现

体育正文 86 0

“三河”复流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人水和谐场景初现

“三河”复流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人水和谐场景初现

6月2日,站在千峰北路玉门河桥上,只见河道内用于固土的(de)(de)绿色透水土工布(tǔgōngbù)已铺设(pūshè)完毕,工人们正忙着在布上覆盖一层铁丝网,一条蜿蜒柔美的河道呈现在市民眼前(yǎnqián)——目前,玉门河、虎峪河、九院沙河“三河”复流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的85%,工程主体建设内容已经基本完成,预计全部建设内容将在10月底前完成。 万柏林区“三河(sānhé)”复流工程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践行让汾河“水量丰起来、水质好起来、风光(fēngguāng)美起来”殷殷嘱托(zhǔtuō)的生态治理工程,是我省“一泓清水入黄河”重点项目,也是我市“九河(jiǔhé)”复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自去年6月开工建设。 玉门河复流工程治理范围为(wèi)小西铭村到入汾口(fénkǒu),治理长度10.39公里;虎峪河复流工程治理范围为河涝湾到入汾口,治理长度8.81公里;九院沙河复流工程治理范围为万亩生态园到入汾口,治理长度8.18公里。建设内容包括:河道(hédào)清淤疏浚,新建沉砂池、壅水堰(shuǐyàn)、跌水坎,对滩地进行绿化(lǜhuà),构建(gòujiàn)堤内湿地等。以玉门河为例,通过新建河道主槽10.39公里,新建沉砂池6座、挡水堰(含跌水)13座、橡胶坝2座,新增蓄水水面9.3万余平方米(wànyúpíngfāngmǐ)。 “主体工程基本完工,我们正在进行生态框(kuāng)的(de)安装,后续还(hái)将种植绿化植物。”中交汾河投资控股(kònggǔ)有限公司玉门河项目指挥长李小刚介绍。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护坡,填充石头的生态框,更有利于河道、岸坡(ànpō)的防护,不仅有效防止了河岸遭受水流和风浪的侵蚀,而且渗透性更强,可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,增强水体自净能力。 全面升级(shēngjí)“蓝绿”空间 岸坡上,工人们将种植黄菖蒲、千屈菜(cài)、水生鸢尾、红菖蒲等水生植物,构建河道(hédào)生态水净化系统,打造人工湿地。 作为季节性河流,玉门河、虎峪河、九院沙河将通过补充城南污水(shuǐ)处理厂的再生(zàishēng)(zàishēng)水,获得稳定的复流水源(shuǐyuán)。据了解,“三河”复流工程投资达2.5亿元,引水工程耗资不少。据测算,“三河”复流工程完工后,再生水日需求量为6.5万立方米。而(ér)太原市再生水回供玉门河河道生态补水(bǔshuǐ)项目,主要是(shì)投资建设再生水九院滨河泵站、城南滨河泵站及配套工程(pèitàogōngchéng)(包含(bāohán)进出水管线)。其中,城南滨河泵站,每日抽送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,并配套约2.5公里的进水管线;九院滨河泵站,每日抽送能力达到6.5万立方米,配套建设进出水管线。 目前,市城管部门正在抓紧实施城南、汾东、晋阳三座污水(wūshuǐ)处理厂的水质提升工程,确保(quèbǎo)出水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,为“九河”复流提供稳定(wěndìng)、经济、可靠的水源。 水体(蓝色空间)和植被(绿色空间)组成的“蓝绿”空间,正在得以(déyǐ)重塑(zhòngsù)。 曾几何时,干涸的河床,让太原(tàiyuán)的河道少了生机和活力。居住在玉门河沿岸的赵庆生(qìngshēng),已经(yǐjīng)迫不及待想看到太原九条边山支流碧波荡漾的样子:“推窗见绿,出门亲水,‘诗和远方’原来可以近在眼前!以后沿着玉门河散步(sànbù),不再是干涸的河床和杂乱(záluàn)的河岸,而是绿树成荫、河水潺潺,那该有多惬意!” 再生水的(de)注入(zhùrù),让玉门河、虎峪河、九院沙河充满(chōngmǎn)想象:水流过处,生机复现,沿河百姓盼水、见水、亲水(qīnshuǐ)、乐水的景象将渐次铺展,生机勃勃的河岸,“颜值”直线上升。在李小刚看来,“三河”复流工程,从水资源再生利用、水生态修复、水环境重塑三个方面,提升了河流的生态价值。蓝绿空间的交织,也能够有效减缓城市(chéngshì)热岛效应,在炎热的夏天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(zuòyòng),让城市不再那么燥热。 随着“九河(jiǔhé)”复流的逐步实施,太原的边山支流,也(yě)将承载着涵养水源、净化空气、休闲娱乐、丰富城市景观等诸多功能。或许,在不远的未来,居住河两岸的居民,不用远足,即可(jíkě)欣赏城河相融(xiāngróng)、人水相亲的生态景观与自然生活。 记者 任晓明 李(lǐ) 静 太原日报
“三河”复流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人水和谐场景初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